预防登革热小知识
发布时间:2017-11-01 09:36:37
埃及伊蚊,俗称“花斑蚊”是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在我省分布广泛,喜在居民家中花瓶、小鱼缸、托盘中的清水繁殖。积极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广大群众除了做好自家卫生,翻盆倒罐,清除蚊子孽生。还要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外出,比如傍晚在树荫、草丛等户外阴暗处逗留,防止蚊子叮咬。如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时请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患登革热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登革热是一种流感样疾病,能够感染所有年龄阶段的人群。它是一种通过受到感染的雌性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感染。登革热临床表现主要以出血倾向和皮疹为其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全身疼痛、发热、乏力等症状。登革热病毒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后会损伤血管,导致血液指标下降,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红细胞数量下降或贫血,进而破坏人体免疫力,使病人出现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症状。具体来说,被有传染性的白纹伊蚊叮咬后3~14天(平均4~7天)会出现以下症状:
一般起病急,患者出现高热(39℃以上),极度乏力,还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发病早期出现“三红征”,即面部、颈部、胸部皮肤潮红;
发热时伴有较剧烈的“三痛”,即头痛、眼眶痛、骨关节肌肉痛;
病程5~7天会出现皮疹,多见于躯干部,一般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可有皮肤黏膜出血等。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