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村级组织运作 >>自治组织运作 >>村(居)务公开 返回列表
咸寮村之历史人文
发布时间:2017-06-05 21:22:19

     咸寮(Xián liáo)村属中国广东省普宁市下架山镇。位于东经116.21°北纬23.24°左右,在市区流沙东南方向7.1公里处。地处大南山北麓,属半丘陵地区,与涂坑、安溪、长坛等村毗邻村现居住有陈韩多姓村名,各姓氏和睦相处。总人口有4000多人村民多数留守在村以服装加工为,部分出外经商务工投资企业约上百家左右。据传,元至元二年(1336年),严、孙、廖三姓迁此创村,用姓氏命村名严孙廖。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陈氏一支从普宁横山村迁入(俗称横山陈),严、孙、廖三姓迁往惠来县;清乾隆年间,陈氏一支(近泉祖)从福建长乐大岭背迁入,后分衍鸭母岭(益岭),此后村名取潮语谐音,改为咸酸寮,1952年简称咸寮至今。村聚落呈线分布,建筑多为传统贝灰三合土潮式民居,部分现代新建的钢筋水泥楼房。有水田耕地7百多亩,坑沟田、旱园地、果林约1千多亩,山地约1万多亩。农产品有稻米、甘薯,有鸟梨、青榄、乌榄、龙眼等水果。

    从地图上看,咸寮村以交叉的X型村道可大概划分为三片新老不一的聚落,村中老寨就位于西南角山下这片聚落中,也是最中心的地方这是一个坐西朝东偏北的寨围,其内三街四座,主座为三间二进的陈氏祖祠崇德堂,是村里两支陈氏中的近泉祖派祖祠。老寨的北侧,规划之外,有一座同样坐西朝东偏北三间二进的陈氏家祠,据说为最早迁入咸寮村横山陈氏的祖祠。据统计,陈氏人口占全村70%左右。在陈氏家祠的相邻北侧,有三山国王庙。老寨前有一个半圆状的池塘,池塘西北侧是咸寮学校旧址,及村委会所在。老寨后是村里为数不多的祠堂之一,黄氏祖祠所在,该祠堂同样坐西朝东偏北,三间二进。据说,黄氏人口占全村20%左右。

    从一些痕迹上看,老寨原是建有寨围墙,其中东角边上还留有寨门一个。由于久无人居及修缮欠缺,老寨内的房屋十分破落,幸而这里是以传统大南山建筑即石砌为墙的结构,所以至今规格还比较完好。老寨的东侧是一片破旧的建筑群,大概建筑时间仅次于老寨老寨前路东侧,是一片大型的新厝局或为下山虎或四点金或等同面积的楼房,其中有部分并未建成。老寨前路北侧,是另外一片较老的建筑群,房屋规格朝向不一,据说是除了老寨之外,是十几二十年前村民最主要的起居地点这一片聚落的西侧是新建设中的楼房局,而再往西过去一些,则是新建的咸寮小学。

     在咸寮学校东南侧是慈悲娘娘庙,正月十六那天,村民为慈悲娘娘举行盛大的游神活动,当天村里比过年还要热闹很多。那天有大锣鼓、挑花篮、英歌舞等等加入到游神的队伍里。

    2016年落成的金山阁位于咸寮学校的南面山上。庙宇精致辉煌,占地面积广。天父天母就在金山阁里,善男信女众多,香火旺盛。在庙宇后面还有一个小石洞,经过人工的改造,在炎热的夏天里,绝对是一个天然的空调房。

     咸寮益岭之陈氏近泉祖祠"崇德堂"始建于清光绪六年,公元一八八0年,岁次庚辰年十二月初三日,距今已一百余年。由于历史原因,二次受损,第一次于1921年祠堂被白军烧为灰烬。后于1940年庚辰年重新修整,并升龛晋主。直至1950年土地改革时期,祠内多处受损。于1988年进行修善,并布设香炉供子孙祭拜,后再在二000年两乡房老,念祖恩德,进一步组织裔孙们群策 群力,筹资,把祠内楹角彩成红楹青角,并多处贴金装饰,使"崇德堂"三个金字牌匾重放光彩。但由于资金缺乏未能配套。二00八正值岁次戊子,符合我祠内重新修整配套,重光晋主之时,为不失时机经二乡理事会协商,决定重新修装配套 陈氏近泉祖祠升龛晋主。从而得到众位裔孙们的热烈支持,纷纷踊跃捐款使之祠内一切设施完整,把所有地石及砖重新铺设,使之焕然一新,此乃我祖之幸也,缅怀祖德,此乃裔孙之本份。愿我祖庇佑,福荫后代,使之兴旺发达,如意吉祥。今之功德圆满,值此国之昌盛,政通人和的大好时机,愿裔孙们同舟共济,同心同德,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永创基业,念祖恩德永传千古

    村后是一个水库——大坝仔水库,始建于1956年6月,于1958年10月竣工交付使用。水库主要功能在于灌溉,防洪,因地势较低,不适合发电。水库坝长520米,坝高19.3米,溢洪口过水31.5米,集雨面积5.8平方公里,总库容400万立方,灌溉面积11300亩,受益下架山镇、占陇两镇24个自然村。该工程运转至今已有61年,由于年久失修,工程虽于1972年有一次土坝灌浆加固,但如今多处出现白蚁洞涉水,建筑物严重老化,这将危及灌区20多万人民群众及广汕公路沿线的安全。是解决当地群众饮水难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大坝仔水库除险加固列入2006年工作计划,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使该水库的除险加固列为省人大小型水库议案项目。工程计划总投资300多万元,将对坝前坡迎水坡、排洪沟、坝后坡等进行全面维修加固,并修建长约5公里防洪路一条,以及新建大坝仔水库工程管理所办公地址。为使该项目早日上马建设,下架山镇党政精心抓好项目筹建申报工作,得到上级的批准。工程计划总投资1000多万元,日可供水2万吨。为筹集建设资金,该镇一方面积极向上级争取扶持资金,另一方面积极筹集民资投入工程建设。该镇主要领导动员广东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这一民心工程出钱出力。决定拆除该公司在大坝仔水库边的康旺畜牧养殖基地,并投资530万元参与该项目建设,使建设资金得到有效保障解决全镇8万多人口的饮水问题。从此以后,大坝水库又多了一个主要功能:为周边的村落及镇上提供自来水。若夏天傍晚有空到水库的堤坝散步,吹着风,看着优美的风景,那是多么的惬意!

    沿村后大坝仔水库大堤向西,去山腰处的出米石庵!该庵有一块“出米石”,故被命名为出米石庵。关于“出米石”,有一个神奇的故事。相传有一年,天逢大旱,粮食失收,咸寮村村民只得到山上寻野菜充饥。

     一天,村民们看见一只飞鸟站在一块石头下面,刚要走近,大鸟朝石头啄了两下,又连叫三声,便飞走丁。村民们都感到奇怪,走了过去,发现石头下有个小孔,竟汩汩流出白米。村民们欢声如雷,于是每日派人到石孔下打扫流出来的白米。这些白米,不多不少刚好够一村人度日。靠这些大米的支撑,村民们终于度过了这个旱季。 

  然而,村中有一个人,好吃懒做,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有一天,他突然异想天开,想着如果把这个孔弄大,米出多一点,那不是可以发财?于是,在一个晚上,他偷偷地上山凿洞,不料洞被凿之后,不灵了,再也不出米了。村民们知道后,都十分恼火。这个人又惊又怕,自此不敢再呆在村里,只好流落他乡做乞丐去了。

     出米石庵有三座大型的庙宇,自大路向里过去,依次有宝灵寺(即出米石庵)、玉泉庵、玉兴庵,存留有出米石古迹的地方就在宝灵寺大殿内!那里真有一个出米口,还一尊石雕阿弥陀佛古像。寺里大雄宝殿中除了供奉西方三圣,两侧还有韦陀、注生娘娘、天后圣母、三关爷、大圣佛祖等神祇。

    在村西南方打石垭有个石洞,俗称“红色石洞”。关于“红色石洞”的由来要追溯到革命时期。据记载,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南下,途经普宁,郭沫若当时是南昌起义部队的革命委员会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宣传委员会主席,随起义军来到普宁流沙,被敌人包围后在突围时与部队分散,在普宁地下党组织负责人方家悟的帮助下,在时任普宁县农会主席陈开仪的二儿子陈文木的引带下,郭沫若一行来到咸寮村后的一片乌橄榄园里。时值深秋,橄榄树上挂满乌绿色的果子,郭沫若等一行十分干渴,以为树上挂的果子是青橄榄,一品尝,却青涩得蹙眉咧嘴。误吃青涩乌橄榄,郭沫若等开怀大笑,仿佛忘记了身处艰难险境。不久,陈开仪挑来烧开的茶水,让郭沫若一行解渴。当晚郭沫若一行被秘密安排在陈开仪的家里过夜,几天后,郭沫若被转移至村后山埔寮,2天后继续转移至打石垭的石洞里隐藏起来,由陈开仪的二儿子陈文木以上山砍柴割草为名,捎带粮食上山。

    大南山脉峰峦叠嶂,山势险峻,山洞、古树木星罗棋布,岩洞幽深,正是隐藏的好地方。石洞洞口狭窄,洞口周边林木茂盛,难于被发现。洞里干燥宽阔,可以容纳几十人,而且,石洞里有一狭长通道,可以通往几百米外的山涧口。方家悟、陈开仪把郭沫若等安排在“红色石洞”隐藏后,马不停蹄地秘密联系惠来的地下党组织,确立了护送郭沫若等翻越大南山脉,前往惠来神泉乘船赴香港的转移策略。

    然而,在转移郭沫若一行的前夕,却走漏了风声。当陈文木悄悄带着扁担、镰刀和粮食上山时,没有料到敌人偷偷跟随,当来到打石垭的山坑顶上的时候,陈文木猛然发现偷偷跟随的敌人,他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奋不顾身高呼起来,被一拥而上的敌人抓捕了。石洞内的郭沫若等听到呼叫声,知道敌人发现石洞了,在方家悟的带领下迅速穿越洞内密道向山涧摸去。为了转移敌人的注意力,陈开仪带领另一位游击队员,迅速冲出洞口,爬上山坑顶狙击敌人,吸引敌人火力和注意力,当敌人猛然大悟发觉上当受骗时,郭沫若等人已经走出山坑口,隐没于被云雾缭绕的莽莽群山之中。

    普宁有一个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2006年5月20日,普宁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普宁英歌"兴起于明末清初,至今已传承三百多年。据有关史科记载,明朝末年,外江戏曾来普宁演出宋朝梁山伯好汉,乔装下山攻打大名府的汉剧。其中有唱有舞,表演动人,深为当地农民所喜爱,因而学习扮演,当时称为唱英歌,后来逐步将唱的部分删去而保留下槌舞部分。英歌舞的道具是圆形木制短槌。表演人数没有绝对固定,除队头玩蛇者外,舞槌的大体为16人、24人、32人、36人或者72人,可多可少,灵活机动。英歌舞者扮演的是梁山伯英雄好汉,所以,舞者脸部化妆是根据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而定。如头槌大刀关胜是红脸红须;二槌黑旋风李逵黑须满腮,倒钩;三槌花和尚鲁智深是个花点环须绿眼角怪样;四槌行者武松却描得英姿焕发、刚强无敌美男子;队头玩蛇的鼓上蚤时迂,脸上盘一条银环蛇。英歌舞者服装则与京剧中的"紧身短打"相似,上身坎肩,脚是人字形的裹腿。

    在普宁很多村落都有这种舞蹈,不过跳法不太一样。咸寮村也有自己的英歌舞。普宁英歌的风格有三:一是其基本动作是持棒与肩平,扣棒在胸前,平臂,马步,前进多用侧踏步。这以流沙周围的南山、新坛村为代表。二是扣棒在胸上,高提臂、高提腿、单跳步、丁字马、有生魄、有声势、运棒灵活。此类以下架山的涂坑、咸寮及占陇的下村等为代表。

    普宁英歌的佼佼者,首推泥沟、南山、咸寮、涂坑等村。他们的表演最精彩,各有一定的艺术造诣。咸寮村老艺人罗炳池(已故)、陈炳坤(已故)于1951年代表粤东行署到武汉参加中南民间艺术表演。翌年,他俩又与该村的陈振粉、陈娘和(已故)到广州表演。1953年又以四人为基础再从涂坑、南山两面个英歌队中选出四名精英,即涂坑的陈永利(已故)、陈清泉、南山的陈才斗(已故)、陈瑞鹏等一行8人,组成英歌队代表广东省赴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艺术汇演。

    普宁英歌突出的精神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得到有关专家的重视,获得"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宁英歌"的美誉,普宁也被评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咸寮村现有一支三四十人的英歌舞,一般在重要节日或重要活动才会邀请去跳,如春节、元宵等节日。该英歌舞观赏性很强,力道足,刻画历史人物活灵活现。穿蜈蚣阵、跳四角等动作,让人看了激情澎湃,特别好看,几乎百看不厌。不过因英歌舞是一项比较耗体力的舞蹈,跳的时间长,人比较累,而现在的年轻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缺乏体力,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学英歌舞,从而导致跳英歌舞的人越来越少。英歌舞是咸寮村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老祖宗一代代传下来,它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及强身健体的作用,更代表了本村的文化内涵,每个村民都有责任保护好属于自己的文化,让自己村的英歌舞发扬光大!

   咸寮村的游神民俗十分特别!正月十二日,村民到三山国王庙请老爷出宫,移驾于寨前大埕临时搭建的神厂供村民奉拜。在十二当天晚上,就开始连续三夜的营香炉活动。十五日元宵午后,营老爷就要开始了!先是卜杯择吉,然后安排游神队伍,依次有丁旗、彩旗、鸣锣开道、肃静回避火头牌、圣旨牌、五锋旗、香炉、老爷金身、子孙灯、英歌等,开始巡游外寨围一圈,然后回到寨前大埕歇息。接着,就开始“吼新娘”。据说,村里上一年迎娶的新娘和新生的男丁在长辈妇女陪伴下,手提灯笼去到庙中上香奉拜老爷祈福,全村其他人则集中在庙前空地,留一条进入神庙的小路,当新娘进出庙宇时候,就开始吼——“好”!或是新娘好,或是新苗好!
   晚饭以后,全村人重新集中到寨前大埕,开始准备夜游。夜里营老爷大概是在8点开始!营老爷之前,要进行卜杯,且要说上一段客家话(因为三山国王来自揭西河婆),当卜到“两圣一稳”,即可开始,否则需重新求卜,而此期间,村民任何一位均可进行卜杯。夜游的队伍和白天一样,路线是寨内围三圈。寨内围的巷头路尾都必须点上火堆,然后营老爷队伍才营走过去。营老爷时候,每营走过一个区域,必须进行另一次卜杯,需要卜到“一个圣杯”!若卜不到,则需扛起香炉、老爷整个队伍倒着走回来时的路,继续卜杯。此外,最神奇的地方是,营老爷的路或巷道必须有灯火,且相邻的每家每户都不能在这个时候睡觉,否则卜杯便是怎么都求不到“圣杯”!而当出现这样的情形,就要安排人员去巡查,把没灯火的地方点上,叫醒每家每户。有时候,因为这些情况,元宵夜的营老爷活动会进行到第二天的三四点。游神队伍巡游全村各处地方,最后在村东头结束,当夜,老爷就回宫。咸寮村的营老爷活动,全村新婚男丁都必须参加。

    十六日,游神队伍依旧,这天要营慈悲娘娘和护国娘娘,还有福德老爷!巡游路线与老爷巡游相反,叫“游返来”。

    以上所述的只是咸寮村的总括,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的地方。咸寮村是一个人杰地灵的美丽村庄,她孕育着优秀又丰富传统文化瑰宝,希望一代代人再接再厉,为家乡的发展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该文章(有图版本